首页

肉色丝袜女王调教男奴

时间:2025-05-26 10:31:13 作者:闽南百年龙舟钉造技艺焕新生 浏览量:57239

  中新网漳州5月24日电 (廖珍妹)素有“闽南水乡”之美称的福建漳州市龙海区,地处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的出海口,水系发达,“五月男人都在疯狂划龙舟”俗语在当地广为流传,生动地形容龙舟季闽南男儿对民俗活动赛龙舟的热爱和传承。

  5月21日至25日,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漳州“龙江岁月杯”传统龙舟邀请赛在漳州高新区举行,漳州15支参赛队伍正劈波斩浪,上演巅峰对决。此次赛事所用龙舟,正是来自龙海区的造船世家吴福来、吴福宁两兄弟所造。

5月10日下午,福建漳州龙舟钉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吴福来正在制作新的龙舟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九龙江流域河网纵横,当地的生产、生活与舟船结下不解之缘,每年农历举行“五月扒龙船”传统民俗,该活动已延续六百多年。龙海区造船业应运而生,如今龙舟钉造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52岁的吴福来为这一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。

  “以船会友,赛龙舟让人快乐、让人振奋和团结……”近日,吴福来受访介绍这一传承百年的技艺与闽南端午文化的激情交融。

  “民众对民俗活动愈加重视,当地龙舟赛越办越多,参与人数逐年攀升。”吴福来介绍,找他们家制造的龙舟长度也越来越长。

  “改革开放前,我们造的龙舟约15米,后加到20多米,这几年甚至加到30多米,我做过最长的龙舟达36米,可容纳90人同时划。”吴福来介绍,龙舟制造经费均由村庄自发捐款而来,近年来捐款金额有增不减。在他看来,这一充满激情与拼搏的民俗活动日渐盛行,与当地民众经济水平提高有关。

5月10日上午,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为吴福来新造的3条龙舟举行吉水仪式,图为当地村民们将其中一条新龙舟推入水中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、开锯木、安底起底、做大坡、安肋骨、涂漆、请船下水等10余道工序才能诞生,少则一周,多则半月。在选材方面,福建杉木韧性好,纤维密度高,水中浮力大,很适合做龙舟。吴福来指出,用料和工艺直接影响行驶速度,需非常谨慎;而龙海的龙舟未安装龙头,只为适应水乡河道狭小、小桥多的特点。

  最后一道工序“请船下水”,当地会举行新造龙舟吉水仪式。进献贡品、祭拜祖庙、敲锣打鼓、鞭炮齐鸣……仪式庄重又热闹,岸边则挤满赶来一睹新龙舟风采的民众。吴福来会为新龙舟“点眼”,赋予其生命。“我们这一派龙舟用鹰眼,形状如三角形,寓意龙舟如鹰一样行得快、看得远。”

  闽南地区龙舟竞渡时间跨度较长。据吴福来介绍,龙海区最早农历四月初一开始组队训练,最迟赛到农历五月二十才结束。

5月10日,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村民在水中划着刚入水的新龙舟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吴福来表示,赛龙舟这一水上运动是闽南“爱拼才会赢”精神的生动体现,也寄托风调雨顺、添丁发财的美好愿望。

  吴福来的龙舟目前供应漳州、厦门、泉州、广东潮汕,他和徒弟们一年可建造20艘左右,在订单高峰期常起早贪黑工作才能按时交付。他介绍,民间对赛龙舟的热爱推动了龙舟钉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。

  “市场需要更强竞赛性能的龙舟,且对美观度也越发重视,以前只需简单上色,现在需请专业人员描绘。”吴福来表示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,传承千年的龙舟破浪向前,生生不息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新时代统一战线论坛·2024”在北京举办

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柯敏介绍,武汉释放政策叠加效应,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“先用后转”、专利资源“企业使用、政府补贴”等多种转化新模式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打通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23年,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98.43亿元,同比增长62.23%;武汉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496.97亿元,同比增长11.56%。

六集政论片《解码中部崛起》 第四集:共绘美丽中部

着力做好粮食市场保供稳价。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,统筹用好粮源调度、储备轮换、库存投放等政策工具,保障市场平稳运行。认真落实各级粮食应急预案,特别要指导偏远地区、交通不便地区、粮源偏少地区做好粮油供应保障,确保市场稳定。

《吴宓文集》首次结集出版 纪念吴宓诞辰130周年

他强调,下一步将强化政策集成,加大支持创新发展力度,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、新兴产业壮大、未来产业培育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
姜明委员:科学分析 守护“黑土粮仓”

习近平指出,今天,我们欢聚一堂,共同出席“中俄文化年”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。去年,我和普京总统商定2024—2025年举办“中俄文化年”。今天,双方正式启动这一文化盛事,相信这将为中俄友好的世代传承、为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注入新动力。

16天跨越1440公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生骑车来报到

今年上半年,黑龙江省商务厅在部分口岸开放之际抢前抓早,3月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、牡丹江市中医院赴绥芬河市进行考察,探讨口岸城市医疗机构与中心城市医疗机构合作,大力推动中医药服务出口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